河北外国语学院国际航空旅游学院召开2025级新生安全主题大会
为帮助新生树立安全意识、掌握安全知识,尽快适应大学生活,2025年9月15日,河北外国语学院国际航空旅游学院隆重召开2025级新生安全主题大会。河北外国语学院校委委员、国际航空旅游学院院长姚佳,国际航空旅游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张艾丽,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党委副书记、高级合伙人、一级律师、河北省律师协会涉外人才库成员、河北省律师行业优秀党员王红梅律师,及2025级全体辅导员出席大会,大会由国际航空旅游学院宣传负责人汤子健老师主持。
大会伊始,主持人对莅临现场的领导与嘉宾表示热烈欢迎,并向新生们强调,安全是学习生活的基本保障,对初入校园的新生而言,筑牢安全防线至关重要。本次大会旨在通过多维度安全知识分享,帮助新生树立牢固安全意识,为大学四年平安生活保驾护航。
随后,国际航空旅游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张艾丽结合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,围绕五大核心板块系统讲解校园安全知识。在典型违法犯罪案例分享中,她强调新生需树立法治思维,明确纪法红线,拒绝参与违法犯罪活动,同时警惕利益诱惑、保护好个人信息;针对校园交通安全,她提醒新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,骑车不闯红灯、不逆行,过马路留意交通信号,乘坐交通工具时系好安全带、不随意站立或走动;谈及消防安全,她要求新生增强消防意识,不扔烟头、不使用违规电器,熟悉消防设施位置与使用方法,掌握低姿势逃生、湿毛巾捂口鼻等逃生技巧,遇火灾及时报警撤离;在意识形态安全板块,她明确“网络不是法外之地”,呼吁新生认清意识形态风险,树立“国家安全,人人有责”意识,不传播有害信息、不发表不当言论;此外,她还结合周末校外学生酗酒、晚归等案例,警示新生杜绝危险行为,守护自身安全。
普法环节中,王红梅律师从法律与生活结合的视角解读安全风险。新生易接触的场景,针对违法风险、网络安全两大核心,结合主播非理性打赏、游戏过度充钱、“恋爱名义”诈骗、出借身份证贷款、毒品危害、网络暴力等具体案例,深入剖析风险危害,教新生辨别安全陷阱,强化法律与安全双重防范意识。
特别指出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第一款规定“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,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、服务器托管、网络存储、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,或者提供广告推广、支付结算等帮助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。” 特别解读了“帮信罪”的案例。同时也让同学们认识到:发布不实信息,轻则被索赔经济损失,重则被追究刑事责任。
最后姚佳总结发言。她着重强调六大安全要点:一是宿舍安全,规范住宿行为;二是骑车安全,遵守交通规则;三是意识形态安全,坚守思想防线;四是网络交友安全,警惕陌生社交风险;五是信息安全,做到不信谣、不传谣,不随意跟帖、不点不明链接;六是消防安全,特别指出要杜绝校园内抽烟行为,防范火灾隐患。她叮嘱全体新生,要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,时刻绷紧安全之弦,平安顺利度过大学三年、四年,尊重制度的力量,敬畏法律的力量,做遵纪守法的河外人。
此次针对2025级新生安全主题大会内容详实、案例鲜活,为新生上了一堂生动的“入学安全第一课”。新生们纷纷表示,将牢记大会所学,主动提升安全防范能力,自觉遵守安全规定,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。